我们即将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随着英国脱欧、美国特朗普主义的兴起,作为全球化对立面的保守主义和本土主义开始抬头,人类社会在全球范围内开始遭遇从身份政治到民粹主义的种种问题,政治光谱也开始从二元对立变为多元而彼此依存的空前复杂态势。与此同时,对于全球化和现代主义的怀疑情绪在不断地弥漫、叠加。站在今天回眺过去百年,无数关于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殖民主义与反殖民主义,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上的现代主义方案都曾涌现。虽然任何方案都以革命性的姿态追求永恒,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得以自始至终被贯彻,而正是无数夭折、失败、沉潜与融合构成了今日历史、文化与艺术之独特景观。这一景观没有按照革命性方案的任何单一思路运行下去,但它又是无数雄伟的蓝图被毁灭后,散落痕迹的集合。相比20世纪对永恒性的幻觉,文化和艺术在当下因其生产和流通模式的进化,越来越成为针对现实的应激反应,任何思想、语言和方案的涌现和消失皆变得越来越快。这一节奏已经与资本主义的商业逻辑一致,亦即事物的有效期限被缩短,在文化消费中被不断地鼓励更新和升级。快速更新换代的现实,最终造成的是思想上的眩晕和失重。
基于此,本次三亚论坛将主题定位为“重估革命:历史、艺术与政治”。我们希望论坛能将艺术史与艺术创造置入一个更广阔和开放的维度中加以审视:在百年的历史框架中,重新检验和观察20世纪以来那些抗争、流产、夭折、失败的种种方案和梦想。这其中既有21世纪初期和民族救亡运动相关的现代主义实践,也包括50年代去殖民主义后的工业化和国家想象,直至世纪末的全球化革命,从而深入探讨革命的历史演变,进步与保守间的张力、革命与反革命等诸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