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人类发现自己直接面对着
经验本身
一个无可辩驳的先验的
智慧的预知未来的能力
伴随着内部驱动力
不断求索
——巴克敏斯特·富勒
在1968年出版的《全球概览》(Whole Earth Catalog)中刊载了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的一首短诗,名为《再无二手之神》(No More Secondhand God)。同样,在这本划时代图录的内封上其主编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也写到:“我们就是神,或许真的无所不能。”毫无疑问,那是个洋溢着“主人”精神的时代,人类在新的技术革命中似乎找到了个体生命解放的可能以及彼此连接的新形式,整个世界仿佛一个正在等待被录入与读取的巨型信息系统,有待被重新观察、设计与整理。时至今日,媒介技术的发展已经部分实现了富勒的梦想,然而一切反而化作了疑问:我们是否已成为“真神”?抑或是在不断迭代的技术演进中愈发丧失了主体性领地?以及,在一个“去人类中心主义”已渐成普遍共识的今天,富勒所言及的经验向先验的乌托邦转向到底能否发生?在“神”和“用户”之间,我们何以自处?
今年的华宇艺术论坛集结了众多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策展人与艺术家,他们将共同讨论与展望媒介技术的历史、当下与未来。戴锦华老师作为今年的特邀主题发言人将会带来名为《媒介·幽灵或新技术革命时代的主体形态》的演讲,其中不乏关于目前炙手可热的概念“元宇宙”的严肃思考。整个论坛分为三个部分:“不同的元宇宙:从后人类到工业党”“尺度作为媒介:空气,基础设施与地层”以及“另类媒介:无法规约的实践”。我们期待这场论坛就如同富勒所发明的穹窿结构(dome)一般,能够催生出一个短暂的共同体时刻,在相互的分享与交流中尝试去描述复杂而多元的媒介技术的宇宙。
——杨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