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ator: Yang Zi
Artists: Chen Chen Yu, Chang Wen-Hsuan, Mark Chung, Chen Ronghui, Chan Wai Lap, Chang Yuchen, 44 Monthly, Hu Jiayi, Jiu Society, Lin Yi-chi, NZTT Sewing Co-op, Ren Yifei, Tan Yingjie, Wang Xiaoqu, Xie Jing, Yang Di, Ye Wuji, Chris Zhongtian Yuan, Zhang Yibei, Zheng Andong
2021.12.4-2022.2.16
Huayu Art Center, Sanya, Hainan
EXHIBITIONS
2021 Huayu Youth Award Exhibition

2021 Huayu Youth Award
经华宇青年奖组委会提名,理事会议讨论和决议,确定了2021年第九届华宇青年奖的评委阵容及入围展策展人。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Karen Smith(凯伦·史密斯)女士担任本年度评委会主席,邀请到曹斐、杜可柯、仇晓飞和杨北辰担任终评评委,邀请到刘倩兮、秋韵、武漠、徐坦和杨紫担任初评评委,杨紫受邀策划本届入围艺术家群展。
自本届开始,所有评委的提名和邀请工作于华宇青年奖理事会议当中讨论和投票决定,希望能够在不同阶段的评审环节中纳入更多元的意见,终评阵容中出现更为年轻的面孔,初评阵容中邀请到更加资深的艺术界人士参与。
本届华宇青年奖初评闭门会议于8月底于北京举行,入围的20位艺术家受邀参加12月于三亚艺术中心举办的入围群展。在经过终评评审团观看入围展览和闭门讨论之后,两个奖项的结果最终公布——常羽辰获“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大奖”,而“华宇青年奖评委会特别奖”则由林羿绮获得。
2008年以来,在北京奥运、金融危机以及艺术的资本化运动等大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也在经历着一次系统性的变革。 疾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无疑将全球化带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政治形式与社会形式的失衡与断裂不再限于中国,已然成为世界性的危机,传统的意识形态框架似乎已经无法准确地描述和概括今天的中国和世界。与之相应的是,艺术的生产方式、语言形态、传播媒介、消费机制以及身份认同、主体意识等也都呈现出异常多元、复杂的变化和冲突。一切都处在不定和未知的状态中,而如何敏锐地捕捉这些变化及其症结,并作出批判性的深刻分析和理论回应,自然地成了今天艺术和社会行动的一部分。 2016年12月17日,由华宇集团主办的首届华宇艺术论坛在三亚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余名年轻的艺术评论家、写作者和策展人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2008年以来的当代艺术与中国社会”,主要围绕“社会介入与身份政治”、“档案实践”与“网络时代的物、身体与主体”等三个不同又相关的视角进行了讨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与会的写作者和策展人大多出生在1990年前后,基本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而且都具有开阔的知识视野和丰富的现场经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们本身就是全球化的一代,此次论坛应该是他们第一次集体亮相。通过短短一天的讨论和交流也可以看出,他们的视角和取径的确不同以往。在我看来,他们不仅打开了更多新的当代艺术的思考维度,同时也在积极尝试关于当代艺术的叙述方式,或作为一种生产性的艺术写作的可能。 鲁明军 2017年2月24日
LEARN MORE
-
#2016 #2008年以来的当代艺术与中国社会
#于渺 #2016 #2008年以来的当代艺术与中国社会
#张霖芝 #中国当代艺术的两次自主化进程 #三亚艺术论坛 #文章 #2016 #2008年以来的当代艺术与中国社会
#杨北辰 #不可能的档案 #2016 #2008年以来的当代艺术与中国社会
#武漠 #2016 #2008年以来的当代艺术与中国社会
#王子云 #作为现场反思与异质性实践的乡镇 #以贵州杨蹬艺术计划为例 #文章 #论坛 #2016 #三亚艺术论坛 #2008年以来的当代艺术与中国社会
#王志亮 #当代艺术中的社会行动与政治性 #三亚艺术论坛 #文章 #论坛 #2016 #三亚艺术论坛 #2008年以来的当代艺术与中国社会
#蔡影茜 #从图像的过剩到文献的重生 #2016 #2008年以来的当代艺术与社会
#陈玺安 #2016 #2008年以来的当代艺术与中国社会
#鲍栋 #文章 #论坛 #2016 #三亚艺术论坛 #2008年以来的当代艺术与中国社会
刘畑
初评委
华宇艺术论坛
李棋
皮力
罗志田
翁笑雨
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