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描二维码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或者在微信中搜索我们的公众号名称:

2020华宇青年奖

2020年末,华宇青年奖将携手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共同举办第八届华宇青年奖——华宇初评会议、终评会议、入围展览、华宇艺术论坛等一系列的活动将通过UCCA专业团队的协助,落地北京。

第八届华宇青年奖共收到32位来自艺术行业内专业人士的提名,在每人提名3至5位艺术家之后,共计92位艺术家进入初评评审环节。2020年10月10日,闭门初评会议于北京召开,经过郭希(UCCA展览部总监)、刘倩兮(泰康空间策展人)、刘畑(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研究员)、谭悦(广东时代美术馆展览及研究部副策展人)、孙冬冬(当代艺术策展人、批评家与撰稿人)5位初评委的讨论和投票,共计15位艺术家入围本届华宇青年奖。

第八届华宇青年奖入围展览将于今年12月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UCCA馆长田霏宇也将担纲终评委主席,与本届华宇青年奖终评委员会成员曹斐、凯伦·史密斯、刘韡、鲁明军一道,在观看入围展览现场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最终得出两位艺术家分获“评委会大奖”和“评委会特别奖”。

在5年之前的2015年夏天,华宇青年奖曾与UCCA合作呈现了第三届华宇青年奖获奖艺术家胡为一的个展项目“两点之间,没有直线”,并于UCCA报告厅举办了5场相关公共项目活动。2016年,UCCA馆长田霏宇作为终评委员会成员参与了第四届华宇青年奖的评选。对于本次将于UCCA整体呈现的第八届华宇青年奖,田霏宇表示:“华宇青年奖与UCCA的使命和愿景有着相匹配、重合的地方。希望可以通过这次合作,再次把舞台交给年轻艺术家,同时让社会和艺术行业的注意力放到一些青年实践者的工作上。”

终审评委

田霏宇

|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UCCA集团CEO |

田霏宇现任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馆长兼CEO。自2011年出任馆长以来,UCCA已在田霏宇的带领下,由私人美术馆成功转型为UCCA集团,旗下包括一座由北京市文化局认证、于多地运营的美术馆,一个公益基金会和一组以艺术为核心的企业。田霏宇在任期间,UCCA已举办了70多场展览和上千场公共项目,每年向超过百万观众介绍中国和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及艺术新秀。2009年至2012年,他创办了中国首个国际发行的双语当代艺术杂志《艺术界LEAP》,并担任编辑总监。此外,他还是国际知名艺术杂志《Artforum》的特约编辑,并曾担任Artforum中文网的创始主编。田霏宇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有多年的研究和写作经验,他曾任2017年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大展“1989年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的联合策展人。田霏宇在2015年被世界经济论坛提名为“全球青年领袖”,2016年被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选为“公共知识分子”项目的成员。田霏宇自2001年移居北京,获有杜克大学的文学学士学位以及哈佛大学的东亚研究硕士学位。

 

曹斐

| 艺术家 |

1978 年生于广州,现在北京工作及生活。曹斐是活跃于国际舞台的新晋中国青年艺术家。她的作品融合社会评论、流行美学,参考超现实主义并运用纪录片拍摄手法,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疾速发展的变化。

曹斐曾参加过的国际双年展和三年展包括:上海双年展、莫斯科双年展、台北双年展、第15 及17 届悉尼双年展、伊斯坦堡双年展、横滨三年展,以及第50、52 和56 届威尼斯双年展。她的作品曾在伦敦泰特美术馆、蛇形画廊、白教堂美术馆、纽约新美术馆、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东京宫、路易威登基金会等地展出。2016年曹斐在纽约MoMA PS1举办首个个人展。

近期项目包括2018年香港大馆美术馆个展和杜塞尔多夫K21美术馆回顾展,以及2019年6月在蓬皮杜艺术中心举行的个展,8月APPLE和纽约新美术馆合作的增强现实艺术项目,2020年在伦敦蛇形画廊举办个展。未来计划包括2021年罗马MAXXI国立二十一世纪美术馆个展及2021年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个展。

曹斐于2010年获提名“Hugo Boss雨果博斯艺术奖”及“未来一代艺术奖”。 2006和2016年分别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的“最佳青年艺术家”奖项及“最佳艺术家奖”。2016 年获“昆卡双年展”的“Piedra de Sal 奖”。 

曹斐曾担任2014年第八届柏林双年展策展人遴选委员会评委;2016年荷兰博尼范登当代艺术奖评委;2019年担任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评委,以及劳斯莱斯“缪斯”全球艺术项目艺术家遴选委员会提名人。

 

刘韡

| 艺术家 |

1972年生,现于北京居住和工作。刘韡的创作成熟于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深受新世纪中国社会特有的变动和起伏影响——城市和人文景观的变迁对其影响尤为突出。作品表现出与广泛现代主义遗产进行交涉的特征,将发生于中国的无数政治及社会转变所导致的视觉和智力层面的混乱凝聚成为一种多变且独特的艺术语言。近期展览在克里夫兰当代艺术博物馆,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首尔三星PLATEAU美术馆等机构展出。曾参加第51届和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第9届和第11届里昂双年展等,获得包括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大奖、CCAA中国当代艺术最佳艺术家奖等奖项。

鲁明军

| 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研究员,策展人 |

近年策划《疆域:地缘的拓扑》(2017-2018)、《在集结》(2019)、《没有航标的河流,1979》(2019)、《街角、广场与蒙太奇》(2019)、《缪斯、愚公与指南针》(2020)等展览。在《文艺研究》《美术研究》《二十一世紀》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近著有《目光的诗学:感知—政治—时间》(上河卓远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19)、《美术变革与现代中国:中国当代艺术的激进根源》(2020)等。2015年获得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华研究奖助金。2016年获得YiShu中国当代艺术写作奖。2017年获得美国亚洲文化协会奖助金(ACC)。同年,获得第6届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CCAA)。2019年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AAC)年度策展人奖。

 

凯伦·史密斯

| OCAT西安馆执行馆长,策展人 |

初选评委

郭希

| UCCA展览部总监 |

2014年加入UCCA,现为UCCA展览部总监,于UCCA展览部负责策展的相关工作,在展览的理念策划、管理、统筹、协调等方面均具有丰富的经验,曾在UCCA策划的展览有“真新镇日志”(UCCA沙丘美术馆,2019),“新倾向:致颖”(2018)和“新倾向:唐纳天”(2016);共同策划的展览有“紧急中的沉思”(2020),“徐冰:思想与方法”(2018),“例外状态:中国境况与艺术考察 2017”,“约翰•杰勒德:权力.演绎”(2016),“刘韡:颜色”(2015)和“政纯办:全民健身”(2014)。郭希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其专业背景涉及博物馆学研究及美术馆学研究,对于当代艺术的系统与生态具有深入的理解。

刘倩兮

| 泰康空间策展人 |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任泰康空间策展人。近期策划的展览及活动包括“媒介跃进与边界后进”“度日”“追踪末日松茸”“无边的现实 多重的现在——湖北当代艺术样本”等;曾参与编辑《白立方内外——ARTFORUM当代艺术评论50年》《张培力:记录,重复》等出版物;她的写作见于ARTFORUM、艺术界、ArtAsiaPacific 、FLASH ART等。

 

刘畑

| 博士,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研究员 |

长期致力于「研究-创作」的共同推进,当前工作聚焦于面向「大众」的广域策展和设计,以及对乡土基层、古典源起与科技前沿的同步探索实践。

曾任2017年、2018年「华宇青年奖」初评委。2018年、2019年「华宇青年奖」入围展策展人:发起「布展者之夜」(The Nights of Work-er)项目,策划展览《前提》(Condition)、《圣状通道》(Passage of Sinthome)。

 

谭悦

| 广东时代美术馆展览及研究部副策展人 |

现生活工作与广州。她参与策划的展览包括:“格物致知。或一则关于喷泉、地砖、锡、银币、石头、贝壳、窗帘及人的故事”(广东时代美术馆,2020)“阚萱:乱石赛跑”(德国柏林,时代艺术中心,2019);“故入奇途:阚萱VS金小罗”双个展(与侯瀚如,金宣廷联合策划,广东时代美术馆,2018,);“全景——可视的与不可视的”(广东时代美术馆,2014)。她于2016年发起并担任时代美术馆“榕树头”系列项目联合策划人,她参与策展的项目有:“古妮拉·克林伯格:美丽新世界”、“郑波+魏志娇+参与者:共野”、“国际村落生产”、“叶慧:我们唱着,时间的歌”、“黄边城市规划研究所”等。

 

孙冬冬

| 当代艺术策展人、批评家与撰稿人 |

孙冬冬,1977年生于南京,2005年研究生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系外国美术史专业,当代艺术策展人、批评家与撰稿人。2009年担任《艺术界》杂志资深编辑,负责学术专题策划与展览评论。策划展览包括:“我们的绘画”(央美术馆,北京,2016)、“两点之间,没有直线:胡为一”(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5)、“石青项目组织:腹地计划”(时代美术馆,广州,2015)、“ON︱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3)等。2014年受邀担任平丘克艺术基金会“未来世代艺术奖”全球七位初选评选人之一。现工作及居住于北京。